加大纠纷化解护民行动。积极发扬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和基层司法所助理员作用,耐心、有效化解基层群众家庭纠纷、用工纠纷、邻里纠纷等,将基层矛盾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,筑牢社会稳定和谐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强化法律援助惠民行动。开设农民工、残疾人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,免去其经济困难审查,持续降低法律援助申请标准,精简审批环节,做到“应援尽援”,同时加大农民工劳动合同审查力度,依法治理欠薪顽疾,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。
优化法律服务便民行动。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,落实公证、司法鉴定机构依法减免相关费用制度,履行公证服务为民承诺,开辟公证、司法鉴定绿色通道,为行动困难、交通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服务、优先服务。
深化法治宣传助民行动。充分利用微信、微博、短信、电台、电视等媒体宣传平台,以及组织开展“送法下乡”“法治夜校”等法治宣传活动,向群众广泛宣传《宪法》《民法典》《反家庭暴力法》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以及扫黑除恶、森林防火等法律法规知识,增强群众依法维权、依法办事意识。
助力乡村振兴为民行动。持续深化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度,组织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乡村走访调查,发现、解决乡村常见法律纠纷,并通过微信、QQ等线上渠道为乡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服务。大力推进村(社区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,通过答疑法律问题、代写法律文书、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,为乡村发展提供“诊疗”服务,以法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。
化解行政争议安民行动。坚持“调解优先、逢案必调”原则,充分发挥对行政案件中人、事、案接触早、介入快的优势,及时为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搭建有效沟通平台,对争议不大的案件督促被申请人与申请人先行沟通,促进行政争议及早化解,减少申请人“诉累”。
优化营商环境利民行动。组织机关干部、律师、法律工作者开展“送法进企业”活动,为企业“量身定制”法治课程,进行“订单式”法治体检,帮助企业有效预防、化解法律风险。采取行政执法案卷抽查等方式,对全区重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活动进行检查,针对营商环境不优现象,及时责令或反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,切实助推营商环境优化。
自教育整顿开展以来,达川区司法局切实以“七大行动”为民办实事、塑造好形象,共计清理证明事项57项,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5场次,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件(其中,农民工讨薪4件),提供公证、援助预约上门服务42人次,调解矛盾纠纷350余件。(廖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