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满动三车,忙得不知他”。小满刚过,就意味着进入了夏收、夏种、夏管的农忙时期,在通川区双龙镇黄龙村,一群穿着“红马甲”的志愿者正在田间挥汗如雨,为中药材——丹参打花、除草。
双龙镇黄龙村地处通川区西北部山区,地理位置偏远,生产条件落后,是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帮扶的一个贫困村。为助力黄龙村中药材产业发展,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,5月22日,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帮扶人员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,一大早就来到黄龙村丹参种植基地,帮助通川区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抢农时。活动当天,晴空万里,骄阳似火,志愿者们没有一点畏难情绪,都拿起镰子、带起帽子、撸起袖子,铆足了干劲,要把耽搁的农时抢回来。
也许是久疏田园,志愿者们并不是务农能手,刚开始有点手法生疏。“打花、除草是为了减少肥效损失,促进丹参根茎生长,提高产量,打花时要用镰刀竖着割,不要横着割,避免伤到周边的人”,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远芳一边跟自愿者讲解如何操作,一边耐心示范。她说道:“平时农闲时每天有40余人在中药材基地务工,现在都忙着收割油菜、栽秧,每天只有10余人在基地务工,严重缺乏劳动力。目前,250余亩丹参正值生长旺季,如果不及时打花、除草,就会影响丹参根茎生长,减少收成,这次多亏你们及时帮忙,真的太感谢你们了”。
刘瑀是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到黄龙村的第一书记,他介绍道:“黄龙村所有贫困户于2018年10月全部脱贫。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防止返贫,增强“造血”功能,是“把好脱贫关”的重要关口。2019年以来,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黄龙村产业发展,先后多次组织外出考察、调研,着力破解土地撂荒难题,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,成立了达州市通川区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。流转土地741亩,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园,盘活撂荒土地400余亩,种植有中药材丹参250亩、川续断100亩、白芨10亩。现在大部分土地流转采取的入股制,老百姓可以从专业合作社收入中分红,农闲时也可在基地务工,所以只要把产业发展壮大,老百姓的收入也就有保障了。”
听了刘书记介绍后,志愿者们把田里的丹参看成老百姓的“摇钱树”,更是劲头十足,一上午就给10余亩丹参完成打花、除草。过路的老百姓看到都说:“你们干起活来还真不错,动作还很利索,也不怕太阳把你们晒黑了,难得还有这般吃苦耐劳的精神,好样的”。
志愿服务小分队在黄土地里忙碌了一整天,以实际行动缓解了村劳动力不足的实际困难,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,受到村民广泛好评。忙碌的身影挥洒着青春的汗水,他们的行动打动了当地老百姓和合作社的心。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,离不开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积极认可与支持;志愿服务的力量,让青春的光芒在农家土地上熠熠生辉,不仅走进了土坎,也走进了农民群众的心坎。
(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黄义强)